君子不器:《论语》读解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徐昌盛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黎鉏的建议,和鲁定公约定在夹谷(一说山东省莱芜市,一说江苏省赣榆县)会盟,想在外交上使鲁国屈服。孔子是鲁定公盟会的礼仪官。夹谷是齐国的土地,齐国预先武装了居住在夹谷的莱民,想以此威胁鲁定公。孔子说“兵不逼好”,齐国的行为“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左传》,说服齐国君臣放弃诡计。齐国又在即将会盟之时,在盟书上提出新条件,说齐国军队有事出征,鲁国必须提供甲车三百乘从行。孔子当然不肯答应这无礼的要求,又不好生硬的拒绝,以免毁坏和平的机遇,于是提出若要鲁国配合齐国作战是可以的,但必须归还阳虎奔齐所带走的“汶阳之田”,最后齐国归还了郓、

、龟阳之田。夹谷之会的外交胜利既提高了国家的地位,也提高了孔子的声望。

孔子随后又致力于国内政治的治理,首先是加强国君的权力。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设法拆除了季孙氏的费邑,叔孙氏的郈邑,但孟孙氏的成邑因邻近齐国,未能拆除。总之,孔子的“堕三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三桓”的势力。孔子总结治国理政的经验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是用政令引导人民,用刑罚整顿人民,人民只是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若用道德引导人民,用礼教整顿人民,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心悦诚服。

鲁国政治呈现出的新面貌,令邻近的齐国十分担忧。齐景公说“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史054记·孔子世家》),齐景公担心鲁国强大会威胁到齐国的利益,于是黎鉏设法离间孔子与鲁定公、季桓子的关系,想出一个阴

谋,“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史记·孔子世家》),送给鲁国八十名美女和055一百二十匹好马。鲁定公、季桓子沉湎歌舞美女,再也无心过问政事了。子路见状,说“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恋恋不舍,说马上就是祭祀天地的大礼,如果还能按照礼仪把祭肉分给我们,那么我们还可以留下不走。然而“燔肉不至”(《孟子·告子下》),孔子很是失望,率领弟子离开鲁国。孟子说“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孟子·告子下》),意思是,不了解孔子的,以为他是为了那点祭肉而离开,了解孔子的认为他是因为鲁国的失礼而离开的。

孔子离开鲁国的时候已经五十五岁,先是去了卫国,在卫灵公麾下做了三年的官(57~59岁)。卫灵公死后,又去了陈国,在陈湣公麾下做了三年的官(61~63岁)。后来又回到卫国,在卫出公麾下做了四年的官(64~67岁)。在六十八岁的时候,孔子重新回到鲁国,从此断绝了做官的念头,开始专心致志地整理古籍。在这十四年的时间里,孔子经过了卫、曹、宋、郑、陈、蔡六国和楚的边境,只有卫、陈的国君肯任用他,其他国家都不愿给他做官的机会。但卫、陈是小国,孔子做了十年官,这十年似乎没有取得为人所知的治绩。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君子不器:《论语》读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