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山上的妈妈村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吴军辉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小木屋里面的那个老大妈见是陈光明和小赵来了,顿时变得热情起来。她一边忙着给我们烧茶水,一边拿出些刚采摘下来的水果给我们吃。陈光明指着我,开门见山的说:“大妈,这位是我的朋友。她对你们的事情非常感兴趣,你就给她讲一讲吧。”老大妈这才打开了话匣子,原来她们都会说汉语的。老大妈叫伽马西,她们竟然不是本地人,而是来自台湾的赛夏族。我心中暗喜,这次果然没有来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赛夏族。

据伽马西大妈讲,赛夏族和台湾的很多少数民族被统称为高山族。1873年,日军入侵台湾,把台湾变成了日本的附属国。二战爆发后,随着日军战线的拉长,日军的兵源也明显不足,日军开始在台湾大肆征兵。1942年2月的一天,伽马西她们的村庄里突然去了个叫田川的日军少佐。田川少佐下令,凡是年龄14岁到50岁之间的健康男子都必须报名到前线去参加圣战。听到这个消息,所有的村民们都慌了,因为日军的连年征兵村子里的青年们大多战死在了战场上,现在连村子里的这些男孩子和中老年男人们日军也都不放过。

村里有一个叫摩那的女人,她的丈夫和两个大儿子都已经战死在中国。现在她的小儿子刚满14岁,听说日军又要征小儿子上前线去,摩那悲痛欲绝地哭得晕死了过去。但是,心肠铁石一样硬的田川少佐依旧把摩那小儿子的名字写在了征兵册上。那天下午,无可奈何的摩那找来几颗他们那里特有的野枇杷树种,让小儿子带在身上。这种野枇杷树种生命力极强,是他们赛夏族的象征树。

摩那哭着对小儿子说:“儿子,你一定要把野枇杷树种随时带在身上。这样,你一旦在战场上战死,野枇杷树种就会在土壤中发芽生根。妈妈会找遍所有你战斗过的地方,找到盛开的野枇杷树,把你的尸骨带回家来。”听到摩那的话,那些即将奔赴战场的男子和他们的家人们也都顿时泪流满面、悲痛欲绝,女人们纷纷找来野枇杷的树种装在了自家男人的身上。

三个月后,摩那收到了小儿子的阵亡通知书。那一天,村子里还有很多的家庭也和摩那一样,收到了亲人的阵亡通知书。据说,他们这支由台湾少数民族组成的日军新兵是在中缅边境的一场战役中被中国的军队打败的。一场战役下来,日军几乎是全军覆没。看着儿子的阵亡通知书,摩那没有流泪,她的泪水早就已经流干了。摩那默默地收拾起行囊,她要实现自己对小儿子的承诺,把小儿子的尸骨从战场上带回来。村里那些收到亲人阵亡通知书的妇女们得知摩那要去寻找小儿子的尸骨,也都纷纷准备好了行囊。

很快,村里的几十名亲人阵亡的妇女们便聚集在了一起。这些失去亲人的妇女们卖掉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租了一艘渔船漂洋过海,几经周折终于来到了中缅边境。但是,这时中缅边境已经没有了日军的部队,这区域已经被中国军队占领。摩那她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亲人们被埋葬在了什么地方,而摩那她们来时带的路费也已经用完了。但是寻找亲人的决心,并没有让这些漂洋过海而来的妇女们退缩。她们商量后,决定留下来。她们在山坡上搭起了木屋,靠给周围的居民们干农活,打零工为生。因为她们知道,野枇杷的种子在第二年的春天就会发芽,破土而出。而在中缅边境上根本没有野枇杷这个树种,她们可以通过破土而出的野枇杷树苗,找到自己亲人的尸骨。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布朗山上的妈妈村
返回顶部